0%

将输入法切到了双拼

关于“双拼输入法” 其实很早就听过了,只不过之前一直没去了解它是什么。记得以前用电脑打字,有时候会不小心将输入法切换到了双拼,因为不知道双拼输入法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所以一下子就不会打字了。

年前刷博客的时候无意看到有博主在极力推荐双拼输入法,称其大提高了打字的效率。
作为一个追求效率的人,我对能提升效率的事情都是很感兴趣的。日常的工作交流也经常需要去打字,提升一下打字效率也是一件很有收益的事情。

趁着过年期间,抽空学了一下双拼输入法,现在已经将日常输入法切到了双拼输入法了。

什么是双拼输入法

双拼是一种基于拼音的输入法。拼音的发音可以简单分由声母和韵母组成。
比如 买(m ǎi )、卖(m ài)。

所有的声母和韵母都在键盘上对应一个按键。这样一来,任意一个汉字都可以用两个按键来定位,从而提升打字的速度。

举个例子,“梦想”这个词,全拼需要敲键盘9次,而双拼只需要敲4次,这就是双拼提高打字效率的关键之处。

  • 全拼输入法: mengxiang
  • 双拼输入法:mgxl (基于小鹤方案)

如何上手

双拼输入法有好几种方案,主要的区别就是键位不同而已。
我选择的是小鹤双拼的方案,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主要原因有两点:

  1. 小鹤方案把音节都放在了字母键上,规避了符号按键(有一些双拼方案使用了”;” 这个按键),使得我们能记住更少的键位。
  2. 小鹤双拼把使用频率较高的声韵母放在了比较易于发力的食指和中指上(我个人的小指不是很灵活)

学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对着键位,我尝试着把它们记下来。这里分享一个个人小技巧:把每一个按键选一个比较熟悉的汉字作为代表来记。甚至你可以代入你熟悉的人,这样的话你会更容易记得每一个字的位置。
举例

  • Q键:q + iu = 球
  • W键:w + ei = 喂
  • P键:p + ie = 撇
  • Z键:z + ou = 走
  • R键:r + uan = 软
  • M键:m + ian = 棉

只需要在心里将熟悉的字与按键对应并记下来,后续如果打其他的字,只需要将我们熟悉的字单独摘出来声母与韵母组成我们需要的字即可。一般我打字都是按词来打,结合着输入法的联想,大部分情况下都能直接联想到我需要的词。

记住了按键之后,我们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这里推荐一个在线练习网站: https://api.ihint.me/shuang/

当然了,切换输入法总会有一段时间的不应期,因为之前的输入法已经让我们形成了肌肉记忆。但是,一旦你习惯了一个字只需要按两个键就能定位到,那么双拼的好处就会显现出来,打字速度也会逐渐提高。

我们可以在日常的练习中熟能生巧,找我们的朋友聊聊天拉拉家常,写写日记,只要练习多了,形成肌肉记忆,打字速度自然就会提高。

总结

从全拼切换到双拼虽然需要一段适应时间,但总体来说并不太难,只需要记得声母和韵母的位置在哪里,剩下的就是花时间熟悉。
目前虽然打字还谈不上飞快,但基本上来说已经够用了,后续如果习惯了速度也会进一步提升上来。
有意思的是,切换输入法后,和别人聊天会有一种重新组织语言的感觉,好像讲话的风格都不是原来自己的样子。
当然了,目前的输入法基本都具备了强大的联想能力,其实使用全拼的速度对大部分人来说已经够用了。

参考

Welcome to my other publishing channels